講者:林韋君(輔仁大學法文系助理教授,《瘟疫與霍亂》、《追憶似水年華:在少女倩影下》漫畫版等書譯者) 時間:111年11月30日(三)15:00–16:50 地點:德祐の翻譯課(文一館 A-226) 法語有一個片語:「在瘟疫與霍亂之間選擇」(choisir entre la peste et le choléra),意味在兩個截然不同的東西之間做選擇,但其實不論選了那一個都不盡如人意。翻譯不也是選擇上的難局嗎?有時譯者要貼近原文,有時又要適度與之保持距離,一身數役……
講者:葉庭羽 系友 時間:11/25 (五) 13:00-15:00 地點:文二館201教室 系友葉庭羽,曾赴法國擔任華語助教,回國後亦曾從事過華語直播教學。此次講座,將從法文系學生的學習經歷出發,分享她從學習者轉換成教學者,以及來回在法文與華語兩種語言的過程中,對於學習與教學的看法,有相關規劃的學都歡迎參加和學姊交流!
講者:陳婉真 紀錄片工作者 時間:12/01 (四) 10:00-12:00 地點:文學二館201教室 如何使用手邊有的器材軟體,製作一部影片? 什麼是剪輯製作影片時,要注意的事項呢? 從拍攝的器材、要點到後製的素材與軟體,在自媒體的年代裡,無論是自學或者共學,讓我們一起聊聊學學試試,用影像說故事!
講者:陳慧芠 時間:2022/11/22 (二) 10:00-12:00 地點:文二館201教室 回顧法國三年的時光,漂泊過三個城市──紅酒鄉波爾多、明媚南法蒙彼利埃和米其林發源地克萊蒙費朗。從大學中央法文系、大四交換讀藝術觀光系、畢業後持著邊喝酒邊旅遊的憧憬而衝動轉站MBA葡萄酒旅遊與行銷碩士。慢慢喜歡上葡萄酒,隨後留在波爾多深造取得法國國家侍酒師文憑及國際葡萄酒高級認證WSET Level 3。
講者:楊詠亘導演 時間:11/04 (五) 13:00-16:00 地點:文一館226教室 在每一次的靜止拍攝中有著些許差異的無生命之物,在串連播放的瞬間被賦予了生命。動畫不只是會動的「畫」,從過去到現在,各種無生命的或不會動的物件、媒材,都可能成為創作動畫的元素。日常用品、標本、玻璃、黏土、偶,油彩、沙子、針幕、剪紙…等等,人們不斷探究、實驗,用動畫在鏡頭下創造出獨有的生命。在這個工作坊中會帶大家看看從過去到現在一些不同媒材的停格動畫作品,並實際動手體驗為自己身邊平凡的日常小物賦予生命的瞬間。
講者:許綺玲老師 時間:111年10月26日(三)15:00—16:50 地點:德祐の翻譯課(文一A–226)
講者:王靖為 Jimmy Wang 時間:11月3日 10:00-12:00 地點:文二館201教室 雖然說是短片企劃,但其實拿來做貼文也行。 這次演講將分享引人入勝的影片背後往往具有的縝密計畫方法,以及阿雞在實際面上,但凡關於短片或是任何企劃的發想,都必經的完整準備過程。
112學年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研究所甄試及考試入學招生 甄試入學口試日期:111年10月21日 考試入學口試日期:112年3月10日 9月8日甄試入學簡章公告,9月15日考試入學簡章公告 簡章網址:https://admission.ncu.edu.tw/zh-TW
講者:梁嘉桓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公關室組長、<國際開發援助現場季刊>主編 時間:2022年10月18日 (二) 10:00-12:00 地點:文二館201教室 國合會,到底是什麼神秘組織?
台灣釋迦出爐了~~ 這是由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結合跨國、跨校合作之研究成果。研究環繞著「台灣」這個共同研究對象,關切了台灣和法語世界之間歷史文化認識、在地文化差異的反省。本書提出了幾個文學上敏感的字眼,如文明性(civilité)與文明(civilisation),其承載著歷史的包袱和陷阱。文明恐怕涉及殖民侵略的自圓其說,而文明性常令人想到教育強加的規範和保守立場。然而激起論戰並非本書用意,重要的是冷靜思辯、重審這些觀念,以探討文明性與文學在現今時代的關聯。